“钥匙”打开心门,普陀这里喜圆居民“新居梦”

新民晚报 姚佳琳   2023-07-07 08:00:18


(资料图片)

社区是基层治理的最小“单元格”,社区工作的好坏牵动着群众的“神经末梢”。长寿路街道普雄居民区在党总支书记张婧的引领下,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探索出一条“以党建为引领、社区为单元、网格为补充,实现全域社区化管理”的新路径。

长寿路街道普陀一村是始建于1958年的老旧小区,也是上海首批工人新村之一。老旧的设施、逼仄的环境为居民带来诸多不便,十几平米、一户人家,一住几十年,每天都在上演“抢马桶”的尴尬。

普陀一村

2023年年初,普陀一村征收工作拉开帷幕。号称“天下第一难”的旧改,在这里做到了高效高质,居民区党组织将心比心,算好联系服务群众的“三本账”,提前3天完成了百分之百征收签约。

织密建强组织体系

“敢”字为先创新路

通过将党支部建到项目上,创新探索“党建 征收 行动”的工作模式,保障了普陀一村征收项目的顺利推进。

普陀一村征收签约工作正式启动前,由区房管局、长寿路街道、普雄居民区、人民调解工作室、东新路派出所等党员骨干共同组建了征收地块临时党支部,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张婧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,同时,选派有经验、有威望的“老法师”入驻征收前线,协调解决疑难问题。

张婧(中)带领工作人员与居民交流旧改征收政策

临时党支部坚持“抓党建、促征收”,在征收工作和居民诉求之间寻找平衡点。张婧坦言,“能帮尽帮,不落一户”是我们临时党支部始终坚守的初心。从征收准备到签约推进阶段,每天,临时党支部都与相关各方保持沟通,建立起了日沟通、周例会、月总结等例会制度,每周至少召开1次专题会议,遇到紧急情况及时沟通。“我们希望能把征收的政策解释清楚,资源力量用到最足,让群众的利益最大化。”

相关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