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识得破”还须“忍得过”-时讯

解放军报   2023-06-02 06:38:16


【资料图】

《醒世恒言》里有这样一个故事:薛录事梦中化为鲤鱼,遇人垂钓,明知香饵有毒,但难忍诱惑张嘴咬钩,结果被人钓了上来。作者冯梦龙点评说:薛录事被钓皆因“眼里识得破,肚里忍不过”。

“识得破”,就是指面对金钱、权力、美色等诱惑有足够的鉴别力和判断力;“忍得过”则是对诱惑不仅能识其恶,更能抵其诱。“识”是辨别是非的能力,需要聪明和智慧;“忍”是自我克制的能力,需要毅力和定力。“识得破”是前提和基础,“忍得过”是重点和关键。对于党员干部来说,对外界诱惑“识得破、忍得过”,便能稳步前行;反之,“识不破、忍不过”或“识得破、忍不过”,为诱惑所动,必然走向歧途。

“眼里识得破,肚里忍不过”现象,在生活中并不鲜见。有的官员走向贪腐,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明知饵中有陷阱,却抵挡不住诱惑,结果落了个被钓的下场;明知凶虎伤人,偏惦记虎口美味,结果落了个被食的结局。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由于手中有或多或少的权力,“各种诱惑、算计都冲着你来,各种讨好、捧杀都对着你去,往往会成为‘围猎’的对象”。没有定力就不可能在诱惑面前稳如泰山、坚如磐石。一些党员干部面对种种诱惑,分得清是非,辨得清美丑,知道“手莫伸,伸手必被捉”的道理,但为什么还是伸了手?原因就在于缺乏“忍得过”的定力。

“识得破、忍得过”是抵御各种腐朽思想侵蚀的利器,也是加强党性修养、提高政治“免疫力”的终身课题,更是考验一名党员干部意志力的重要标尺。党员干部战胜不了欲望就会被欲望所吞噬,小则事业受损,大则身败名裂。面对千般诱惑、万种笼络时,党员干部一般不缺“识得破”的眼力,而是缺乏“忍得过”的定力。做到既能“识得破”又能“忍得过”,关键要加强自身修养,端正品行操守,杜绝侥幸心理,在修德律己中增强拒腐防变能力,在小事、小节上时刻绷紧党性这根弦,这样才不会被侵蚀、被渗透,不会在大事、大节上栽跟头。常思贪欲之祸,常弃非分之想,常怀律己之心,常修为官之德,才能守住欲望的大门,抵住糖衣炮弹的攻击。只有时刻严于律己,心有所畏、行有所止,方能既“识得破”又“忍得过”。(冯海宽 孟军师)

相关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