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生在马尔代夫的这起案件,十几天了,人没抓,维权也没找对靶心。
我们可以看看受害女子的维权路径: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第一,受害人求助酒店,服务台没有,大厅没有,房间电话不能报警。事发后,酒店方未道歉,而是告知,涉事男子已经离职。
第二,受害人公开谴责酒店只会培训服务员要小费,遇到事情却是另一副嘴脸。
第三,受害人报案成功后,被示意离开了马尔代夫,并未在当地跟进此事进展。她苦苦等待警方消息,迟迟等不来。
第四,受害人向我大使馆寻求帮助,得到了回应。
第五,受害人向马尔代夫总统发去了公开信,希望引起重视。
第六,受害人的委托律师跟进此事。
以上就是大致的维权节奏,但是,我认为,靶心没找到。理由如下:
第一,此案属于刑事案,警方这条线自然是重点。但是,马尔代夫警方,在确凿的证据面前,既没有锁定嫌疑人,更没有控制嫌疑人。而是直截了当地告诉受害人,调查时间较长。其实,受害人当初收到这个信息的时候,就应该能想到可能存在的变数,尤其是现场关键证据没有第一时间提供给警方这个细节,足以说明,当地的办案公正性存疑。因此,受害人应该第一时间寻求律师介入,而不是独自面对。
第二,刑事这条线目前看不大容易走得通,怎么办?别忘了,还有民事的部分。这家酒店叫丽思卡尔顿酒店,属于跨国酒店,在中国多地都有分支。这件事是酒店工作人员犯案,而不是酒店客人犯案,相对来讲,酒店的连带责任更加清晰可辨。所以,在刑事陷入泥潭之时,应该集中火力主攻酒店的连带责任,应该直接通过律师状告这家酒店!刚好,丽思卡尔顿酒店名气不小,通过打民事官司,推动舆论走高。我认为,这才是当前的维权靶心。
第三,凡事最怕拖字诀,越拖,越容易拖黄了。既然当事女子已经公开曝光了此事,这种时候,不能因马尔代夫的冷漠而眼睁睁看着来之不易的舆论退潮。当事女子应该快速发起民事诉讼,把这件事继续炒高。只有维持舆论的热度,马尔代夫才能感受到压力。这种压力,一部分来自于正能量的网友,也有一部分来自当事人的策略安排。
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,既然已经豁出去了,既然受害人也是有背景有资源的人,那么,该利用的司法力量,就要充分调动起来。这件事不宜一直敲边鼓,指望当地人揭自己的丑,是不现实的。